什么动物可以打猎?
先放结论,地球上目前所有已知动物里只有3%的动物有能力主动捕杀其它动物作为食物来源(即它们具备猎杀能力); 其中,5800多种哺乳动物中能够进行有效猎杀的仅有192种,而鸟类14600多种里能进行有效猎杀的仅有100多种……而人类就是其中一个。
我们一般说某物种会“打猎”,其实是指该物种具有“猎杀其他动物”的能力——这意味着它能够找到并追击到猎物,在使用锐器(如爪、牙)或格斗技(如拳击、脚法)的情况下,将对方击倒、杀死。
但大多数兽类的“狩猎”实际上是一种“搜寻行为”,并不能真正将其“击倒”。例如,狮子捕猎时首先会追踪直到体力耗尽,如果还未“得手”就会选择放弃。
而许多鸟类虽然没有锋利的爪和牙,但是它们的喙部结构可以使它们用喙部刺穿对方的颈部致晕,在攻击的同时飞扑下来造成对方受伤,然后啄食其伤口。鸟类也是“猎手”之一。 但人类是唯一的灵长类“猎手”——我们能够使用工具,有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使我们能够聚集起来制定战略计划,并且能够使用火器。所以,与其他兽类相比,我们拥有明显优势。
最后提醒一句,这篇文章提到的“猎手”概念不包括人类,因为人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所以我们不存在“习得性无助”,只要有食物来源就不需要再进行“猎物获取练习”就能自动学会如何捕捉动物。但我们仍然会通过“模仿学习”来快速获得猎杀技能! 而其它动物之所以需要进行“猎物获取练习”才能猎杀成功,是因为它们一旦失败了就会导致“习得性无助”,从而丧失再次尝试的信心。只有持续不断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这种正向强化的结果最终使得这些动物形成了“自己能做得到”的心理定式,也就是“我能行”的自信——这才是本文“猎手”概念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