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为什么群居动物?
首先,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性昆虫、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这些物种往往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雌雄异形(即雄虫/雌虫在个体大小、体格健壮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蜜蜂中的工蜂和蜂王,螳螂的雄性和雌性,蚂蚁中的蚁后和兵蚁等等,这些雌雄异形的动物在群体中所担任的职责往往是不同的(当然,也有例外,如蚜虫的雄虫通常是不育的,它们不参与繁殖,但具有和雌虫一样的体表毛刺,作为警戒色来警告天敌,保护种族不被消灭)。
而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不具有社会行为,它们的个体发育过程比较简单,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是一个相对单纯的细胞分化过程,没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行为的演化。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往往都是由雌雄异形物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自然选择使得雌雄异形物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繁衍生息,从而将基因传递下去的缘故。具体而言,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 避免近亲繁殖,提高遗传多样性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物种都会通过社会性行为来寻找配偶,进行两性生殖。然而,由于生物本身的局限性和环境的不稳定性,致使物种无法保持持续的生殖,从而导致近亲繁殖的可能性增加。 而如果是雌雄异形的话,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因为雄性一般不具备生育能力,它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吸引雌性,完成交配,把含有精子细胞的游动器官传递给雌性,使它能够完成单细胞受精的过程。这样就可以保证遗传基因为其找到最佳的配偶,大大减少近亲繁殖的概率,从而提高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2. 增强竞争力,抢占资源 我认为雌雄异形在社会性物种中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增强竞争能力,占据更多的资源。尤其是对于一些资源需求大的物种,如蚁群中的蚁后,它的生命周期很长,需要大量的食物,同时拥有众多的工蚁来照顾它,保卫它。如果没有足够的竞争者,这些资源就会由某一只动物单独享用。相反,如果有其他的雄蚁或者雌蚁也同样需要这些资源,则会形成激烈的竞争,迫使这个物种的密度下降,数量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
3. 降低对环境的依赖性,扩大生存可能性 最后,我想提一下关于“一夫多妻”制的问题。很多雌雄异形的动物都实行“一夫多妻”的制度,由一只雄鸟或者雄蚁负责多个雌性个体,生育出更多的后代。我认为这也会大大提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减少某个个体疾病传染的几率,提高该物种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增加该物种在整个自然界的存活率。